開箱+心得 / 小包也可以多樣變化 – HANCHOR 防雨抗候輕量手機包
去年8月準備單人自行車環島時,在整理裝備時就一直在尋找一個可以掛在後背包肩帶上的小包包,方便隨時取放一些常用物,到了住宿地後,又可以變成斜背包方便外出,但後來始終沒找到合適的,就帶著一個缺憾出發了。
環島回來沒多久,9月偶然在募資網站上看到國產背包品牌 HANCHOR 準備推出一個可斜背又可肩掛的小包,完全就是當初環島時我尋覓許久的東西,不只騎自行車可用,登山逛街也都方便攜帶,於是開放募資後馬上手刀先訂了一個超早鳥包。
苦等兩個月後,終於在11月收到了超早鳥綠格紋限定版。
11、12月兩個登山活動就帶出去親自體驗了,我的使用方式主要是拿來放置手機,過去我的習慣是將手機放在褲子口袋,或者是另外背一個斜背包在胸前,但褲子口袋在跨越大台階時容易卡到,斜背包則是低頭前傾時會往前晃動或碰撞。
直接將 HANCHOR 手機包變身成肩掛模式,快速開闔的設計讓我可隨時拿出手機拍照、導航等等,且已經固定不會有晃動情形,兩次山林體驗真讓人覺得此包相見恨晚。


募資到了一定金額後,HANCHOR 又推出了一般雙色客製化版本,於是馬上下訂了一個來研究。
等等又等等,終於在今年1月收到雙色客製化版本,我選擇的是紅黑配色,此版本採用X-PAC布料,實品質感我覺得比超早鳥版好,經過了兩個多月的實際使用,來分享一下使用心得。
打開包裝內容物有:
● 本體:綠格紋限定版 60.5g (100D 尼龍布料) / X-PAC雙色版 65.6g (X-PAC VX21)
● 鋁合金輕量化勾環:16g
● 可卸式快扣組:19g
● 產品名片
● 轉印貼紙
(以上重量來自官方說明)


裝上所有配件後的樣子,對我來說各種模式都會用到,且懶得拆裝配件,所以我習慣一次將所有配件都裝上。
磁扣部分
第一次使用的人大概都不知道要如何開啟,但上手後會發現超級便利,開闔完全是秒速,是目前使用過最快的開闔方式,
錄了一段開闔影片,可以看看開闔方式及速度。
(圖片取自Mystery Ranche官網)
Mystery Ranch的包包上面也有相同的磁扣,因我曾用過,所以使用起來還算熟悉。
容量
定位就是在放手機,或是與手機大小相仿的物品,以我手上的 Samsung S9 Plus (6.2吋) 再加上小米行動電源剛剛好塞滿,前置網袋沒有彈性,放耳機或線材還可以,但更厚的物品就放不下了,官方提供的數據為內部空間:高度17cm x 寬度10cm。
肩掛模式


肩掛模式是除了斜背外,我最常使用到的模式,因此主要介紹此種模式,並用各式背包實際測試肩掛。
一般的中大型登山背包在肩帶中間會另外有條織帶,背面的快扣組可以輕易地穿過並扣上,兩個快扣都固定住後,手機包相當穩固,不會隨意晃動。


都會型背包,肩帶上如果無任何織帶,快扣組寬度會不夠夾住背帶 ,此時只能用勾環吊掛方式掛在較細的部分,用勾環垂吊下來通常會落在臀部附近,使用上當然沒有在肩帶上方便,且穩定性也不夠。


都會型背包,另一種肩帶型式,快扣一樣夾不上肩帶,但肩帶上有橫向的小織帶,因此可以用勾環固定住,下方可在較細的部分用快扣固定住。
總結
不得不說這個包真的是實現了我一直想要多用途的夢想,單肩斜背 / 萬用勾掛 / 肩掛擴充 / 腰掛擴充。
雖然 HANCHOR 手機包已接近完美,但使用兩個多月還是發現有一些小細節可以再改進。
可以改進其一


以我自己的使用習慣,包包裝上斜背帶後就不會再拆下來,一方面麻煩,一方面隨時會變換用法,拆下來又怕忘了帶,因此斜背帶扣環可以設計成公母扣,好讓背帶拆下來時不會有兩條線在那晃。
可以改進其二


經過兩個多月的開開關關,因為開關主要都是施力在中間的磁扣,結果變成上蓋的中間部位凹陷,兩側翹起,可以再想想如何讓上蓋更堅硬一點。
優點:
● 使用方式變化多端,各種場合都適用
● 快速開闔設計,取物速度加快
● 防水設計,對身為雨神的我來說超實用
● 外層有一定的厚度,可以稍微防護輕度碰撞
缺點:
● 斜背帶可以設計更容易收納的方式
● 上蓋處易因開關動作變成中間凹兩邊翹
● 雙色客製化版的內裡並不是一起搭配的配色,有點可惜
● 前網袋如果可以設計成彈性布料,可以增加放置空間
此文非業配,我也是自己花錢買的阿